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难忘,那催熟青春的山里时光——青岛滨海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沂水县支教纪实

2015-10-06 09:06:27 来源:青岛滨海学院

【青春风景线】

难忘,那催熟青春的山里时光

——青岛滨海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沂水县支教纪实

2015年7月12日至2015年8月7日,青岛滨海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支教队赴沂水县泉庄镇张庄社区张庄小学,进行了为期24天的义务支教、贫困帮扶活动。

沂水县泉庄镇张庄社区包括四个行政村、八个自然村,八个自然村以张庄为中心集中分布在张庄的周围。这八个村的适龄孩子都在张庄小学上课。由于张庄社区是在沂水县与沂源县的边界,对外交通只有一条主要公路,距离沂水县有2个小时的车程。张庄社区的居民以种植葡萄、桃子、苹果等经济作物为主,生活并不富裕。有些甚至刚达到温饱水平。支教队通过努力为孩子们募集了一些学习用品、体育器材等物资,并且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给山里孩子奉上一个趣味和知识的暑假。

丰富的课程准备

本次支教活动开设数学与思维、趣味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生活中的法律、小小建筑师、自然与科学、伟大祖国我的梦传统文化以及伟大祖国我的梦历史情景剧共十门课程。其中含有趣味课程两门,通识课程五门,特色课程三门。

生活中的法律、小小建筑工程师、伟大祖国我的梦为特色课程,开课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法律主要以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案例为重点,教育同学们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现代化合格公民。小小建筑工程师为建筑工程学院特色优势课程,主要教育学生对建筑有一个简单的认知。伟大祖国我的梦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主要讲中国传承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以历史典故,历史人物为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并从中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下部主要以历史情景剧的形式进行。通过学生自主扮演历史人物角色,使学生对于历史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小小建筑工程师、伟大祖国我的梦开设年级为一至五年级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7—特色课堂之孔融让梨的表演.jpg

特色课堂之孔融让梨的表演

7月12日,支教队整装出发。沂水的天气不比青岛,大太阳打到地上让大家像蒸笼里的包子,感觉马上被蒸熟了。下了火车,还有三个小时的汽车车程。一路颠簸,翻山越岭,穿梭在大山之间。下午五点,抵达了支教学校。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抵达支教驻地.jpg

抵达支教驻地

说实话,看学校硬件设施,这所学校根本谈不上“贫困”,但深入了解才知道虽然学校教学多媒体、多功能器材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等一应俱全,但这些宝贵的资源全部被闲置;本校老师仅有13人,大多数年龄偏大,还有5人即将退休,师资力量极度匮乏,正需要我们的帮助。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2—院长视察微机室.jpg

苏宝胜院长视察微机室

现实“困惑”与初见成效

支教队成员都不是临沂本地人,对临沂方言很不适应,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交流起来很是费力。于是,我们开展了普通话教学普及活动,要求在校的每一位同学都讲普通话。刚开始,好多学生不适应,讲普通话磕磕巴巴,但随着一天天练习,水平都有了极大提高。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位四年级的小姑娘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告诉我说,她天天在家教她小妹妹说普通话。孩子们很团结,支教的三周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一位叫王皓同学,因为他爸爸中午送饭时忘了把他的被褥带到学校,这位要强的小伙子一赌气把他爸爸带来的饭扔了,回到教室后哭起来。当我到教室的时候,许多小朋友围在他的身边安慰他,还有许多小朋友邀请他中午一起睡。看到这,我泪眼朦胧了。我出去给王皓买了一桶泡面,随即就被他的同学拿去了,说“老师,我来帮王皓同学泡上。”这群还不到10岁的孩子,给我们支教队所有成员上了很有教育意义的一课。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流逝,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们渐渐收心,埋头于学习,有的时候,学生会在课下急匆匆跑过来找老师问问题,还有的利用午休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开阔视野。四年级的竖笛从噪音逐渐变成了悠扬的曲子,一年级的小朋友会跟着拼音识字了;五年级的小朋友会算三位数相乘的数学题了。期间,我们还组织了一次期中测试,测试的结果令我们每一位支教成员都很欣慰,我们的付出和努力有了回报。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3—师生问题交流.jpg

师生问题交流

力所能及的帮助

早在支教准备阶段,支教队联系了黄岛区志愿服务队,为支教学校申捐了许多物资,有小学生新华字典、各式各样的作业本、铅笔、彩笔、钢笔、跳绳、毽子等,物资捐助情况如下:

1.班级

一年级(28人):文具盒6个、毽子8个、橡皮43块、铅笔87枝、本子38本、书19本。

二年级(25人):文具盒6个、毽子8个、橡皮39块、铅笔90枝、本子35本、书15本。

三年级(31人):文具盒7个、毽子9个、橡皮31块、铅笔62枝、圆珠笔23枝、钢笔12枝、本子19本、书10本。

四年级(23人):文具盒6个、毽子9个、橡皮23块、铅笔23枝、圆珠笔17枝、钢笔9枝、本子26本、书15本。

五年级(14人):文具盒5个、毽子5个、橡皮14块、铅笔15枝、圆珠笔10枝、钢笔5枝、本子21本、书14本。

2.贫困生(20人):

铅笔240枝、文具盒20个、钢笔24枝、字典20本、圆珠笔20枝、毽子20个、跳绳20条、本子140本、水彩笔5盒、蜡笔5盒。

另外,捐赠给学校长跳绳若干根、书籍若干本。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4—志愿服务队捐赠给我们支教学校的全部物资.jpg

志愿服务队捐赠给支教学校的物资

在此,支教队再次向青岛市同心缘志愿服务队表示诚挚感谢。

学院领导来了

7月23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苏宝胜老师、教学干事刘欣然老师,不远千里从青岛驱车赶到泉庄镇张庄小学,慰问支教队的同学们。

老师们来到张庄小学时,我们正给孩子们上课。苏院长和刘老师参观了队员们现场教学情况,又在支教队领队曹日的引导下参观了张庄小学的微机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器材室、自然科学实验室。当了解到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以充分利用这些器材时。老师要求大家要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将这些教学器材充分利用到实际教学当,不让它们成为摆设。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5—苏院长到班级视察教学情况.jpg

苏院长到班级视察教学情况

队员们向苏院长和刘老师汇报了工作。听完汇报后,老师对我们的工作和支教精神表示支持。对以后工作,苏院长强调四点:一是团队组织系统的完善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基础;二是工作细节的问题要想细,做细;三是要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四是要做好总结,不断反思,大家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苏院长和刘老师还参观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区,在参观过我们伙房,了解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后,刘老师还亲自在厨房帮我们切菜。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6—苏院长和刘干事给我们指导工作.jpg

苏宝胜院长和刘欣然干事与志愿者们座谈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7—刘干事在厨房帮助我们切菜.jpg

刘欣然干事在厨房帮志愿者切菜

离别:谢谢你,老师

按照策划,执教结束时我们将举行一场文艺汇演。每个班节目任务分配以后,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准备阶段。节目内容主要是唱歌、舞蹈、情景剧,还有这次支教的一个特色教学项目——竖笛表演。

我们排练时间不多,但要确保节目质量,所以老师和孩子们都很辛苦。尤其是孩子,他们都表现得很积极,很聪明,学习动作很快,表现出很多优秀品质。为了能让自己班节目入选,孩子们会主动牺牲午睡时间,虽然孩子们很劳累,但他们脸上却充满笑容,他们的眼神充满着希望。

经过孩子和我们的共同努力,节目按时完成,并顺利完成彩排,精彩超乎我们的想象。有几个节目我至今难忘:舞蹈《谢谢你,老师》,体现出孩子对老师的不舍,让我们感动;竖笛表演《欢乐颂》,让我们再次想起孩子们的聪明与勤奋——他们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基本掌握了这门乐器;歌曲《送别》,这是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完成的节目,体现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默契,更感受到孩子和老师的深厚情谊。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8—文艺汇演《竖笛》.jpg

文艺汇演《竖笛》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9—文艺汇演《送别》.jpg

文艺汇演《送别》

艰苦的支教,难忘的体验

支教生活结束了,但我们忘不了这一路的团结战斗。记得刚到学校的时候,学校除了教学设施比较完备,其他条件都很艰苦。没有寝室,我们就把阅览室和器材室收拾出来供男、女生住宿;没有办公地点,我们就在男生寝室和微机室备课;没有床,我们就睡在体操垫子上;当地蚊虫肆虐,窗户上没有纱窗,我们就将蚊帐裁成纱窗;没有浴室,我们就打点水到公共厕所洗澡;厕所没有灯,我们就自己买电线拉电灯;没有餐厅,我们就选出大厨,成立炊事班。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0—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意.jpg

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意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1—自己动手丰衣足食.jpg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4个大厨,每顿做20个人的饭并不是件容易事。虽然大厨们个个精通厨艺,然而面对初次见过的炊具,仍是无从下手。在厨房大爷教授下,大厨们很快便能上手了,然而稍有不慎还是会有稍微烫伤的情况发生。由于天气炎热,每次做饭大厨们都汗流浃背。虽然艰苦,劳累,但炊事班保证了我们每次都能准时开饭。

我们分工明确,物资管理组负责采购及运输食材。为了节省经费,我们每天吃的是最廉价的蔬菜,我们还有负责教学的“蔡主任”、管理厕所的“马所长”、看管校门的“崔叔”、负责借阅图书的“李馆长”、负责财务的“赵经理”等。每个人各司其职,大家的生活有条不紊。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2—支教成员风采.jpg

支教成员风采

刚开始,大家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很熟,物资组为了买食材,四处打听,最终确定了价格低质量好的卖菜点。20个人一起吃饭,大厨们对个人的饭量都不十分了解,经常发生多做或少做的现象——做得多了就留到下一顿吃,少了大家就自觉少吃,有时候不到饭点就感觉饿。几天以后,大厨们胸有成竹了,饭“量”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和“大少爷”们,刚开始时或许还有些挑食,但最终还是向艰苦的生活屈服。我们的饭菜以咸菜和馒头为主,早上喝点稀汤,只有中午才能吃一点菜。对于以米饭为主食的人来说,每顿都吃馒头不是一件幸事,由于资金限制,吃米饭就成了一种奢望。闲暇之余,有人开玩笑:“这20几天,我吃完了一辈子的馒头。”有时候我们就想: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泡面是多么幸福的事呀。最终,这个期盼因灶具燃气不足而得以实现,虽然吃的是质量最差的,我们却感觉那是至此吃过的最香的一次泡面。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3—全家人一起就餐.png

全家人一起就餐

肉是一种奢侈品,不过我们也曾奢侈过一把:一个周六晚上,我们集体包了一次水饺。我们买了一颗大白菜,一斤猪肉。孩子们一放学我们便热乎朝天的干了起来。馅不够用,我们奇思妙想,用葡萄、白糖、辣椒甚至用面做馅。为节省菜馅,我们只好把皮做大,出锅之后发现个个都成了“包子”。虽然味道一般,我们却吃得开心。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4—其乐融融包水饺.jpg

其乐融融包水饺

我们每天都要出去购买食材,知道我们是来支教的,村民都挺照顾我们,卖菜的阿姨用最低的价格卖给我们最新鲜的菜;厨房大爷看我们艰苦,每次做饭都会留给我们一些菜;期间,经常有孩子家长给我们送来自家种的桃子和葡萄……我们被村民们的淳朴热情深深打动着。学校周边发展落后,有些生活用品买不到,领队只好借来老师家的摩托车去离村子十几公里外的镇上去买。由于路程遥远,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只有在生活用品确实匮乏时才到镇上,常常空车去,满载归。村庄里都有赶大集的习俗,集市上有我们所需的物资。这里的东西可以讲价,为我们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常常买很多耐放的菜,例如土豆、咸菜、豆腐皮等。每天的生活都紧张而有节奏,从早上六点半起床,到晚上十一二点睡觉,生活虽然很苦,但大家团结协作,更多的是欢乐,是感动。正是这种团结向上的精神让我们顺利完成了支教任务。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5—欢天喜地去采购.jpg

欢天喜地去采购

E:\报纸稿件\2015校报\手机报\青岛滨海学院校报手机报33期,总第237期\2青春风景线\照片\图片16—我们圆满完成了支教活动.jpg

圆满完成支教活动,即将踏上归途

张庄支教,我让我们心在路上,爱在路上,梦想在路上…… 

(作者:建筑工程学院 赵明宇 刘永泽 蔡永佳等)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