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 深化改革 以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青岛滨海学院建校29周年校庆庆典致辞
学校创办人 校长 韩方希
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亲爱的校友、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滨海学院值得庆祝的日子,是滨海学院十二万余师生、校友的盛大节日。本着“总结十三五,规划十四五,共商大计、高质量发展”的宗旨,我们相约滨海。首先,我代表青岛滨海学院全体师生,并以我个人名义,对各位嘉宾及诸位校友在百忙之中出席青岛滨海学院29周年校庆典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通过在座各位,向各自家庭和所在单位转达滨海学院诚挚的谢意!
今年是2021年,是学校建校29周年。这一节点,也恰是学校十三五规划完全收官、全面总结和十四五规划完成制定、开始实施的交叉点。因此,回顾学校十三五成就,反思十三五短板与不足,优化十四五规划与内涵,展望十四五发展前景,是历史赋予29年校庆的特殊议题,也必将在学校发展史上留下特殊的印记。
十三五期间,我们按照十三五规划目标,不断完善大学功能,时刻践行时代使命,较好完成了规划目标,学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优化了五育并举育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这一定位,承载了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这一使命,也体现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是在深刻领悟、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大学使命的综合阐释。基于这一目标,十三五期间,我们在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教、科研功能,创新实施校企一体化学产研育人模式,强化双创和实践能力培养,制定、实施了《青岛滨海学院大学生艺术修养与技能教育实施办法》、《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以制度、课程双体系扎实落实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进一步提升了美育和劳动教育地位。我们也成为率先出台规定、方案规范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山东高校。
二是坚持以文化人传统,巩固了特色文化育人。我们坚持“容易做、做得到的事持之以恒做下去,并不断丰富内涵,做到极致”的滨海特色理念,始终实施主题班会、升国旗、思品行为考核、收看速记新闻联播、读书、打字、跑操、打扫卫生、普通话演讲训练、弯腰工程等育人举措,做到保持原有项目框架,不断优化创新程序,与时俱进更新内容,落实执行不打折扣;同时,学校不断拓展以文化人文化场域,以定期更新不断丰富红色主题的长廊文化,以“一寓一品”打造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公寓文化,社团节、科技节等节日文化也不断创新思路,丰富内容,渐成品牌。这些举措,以制度涵养习惯,以习惯塑造人格,融合成熟的学校价值观体系,形成了滨海特色的育人文化,它是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的精神力量,是践行“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育人理念的文化力量,也赋予学生终身发展的持久力量。
三是致力增强“软实力”,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十三五期间,师资规模与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专任教师较“十二五”末增加486人,高级职称占比提高到41.7%;硕士和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提高到82.7%。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较大提升:现有49个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本专科专业比例为确立本科为主格局做好铺垫;2017年,学校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19年三个专业与青岛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硕士,为争取自有硕士点、实质性提升办学层次准备了前提。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均取得新突破,并获得首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首个韩国研究院国际研究项目;市厅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课题)较十二五增长5倍,获批经费增长24倍;发表论文增长79.9%,出版专著(译著)增长50%;授权专利增长40.2%。同时,信息化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学校获批山东省第二批信息化试点单位。
四是重点提升硬实力,完成了办学布局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青岛市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学校总建筑面积由54万平方米增加到100万平方米;小珠山宿舍全部配备了空调,而新建的大珠山校区,不仅宿舍,连餐厅、教室和图书馆也全部装配了中央空调,学校生活、学习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97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7000余万元;五星标准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母婴护理中心、三所附属幼儿园相继投用;新增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天象馆;学校科技园孵化器孵化能力快速提升,实现五年三级跳:2016年获评“黄岛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18年获评“山东省创客之家”,2020年获评“青岛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培育单位”,并被青岛市科技局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6年,学校三甲标准附属医院开建,2019年,学校大珠山校区开建;2020年,学校附属医院按计划如期开诊;而今年,大珠山校区投入使用,和附属医院胜利会师于古镇口,实现了开拓医学办学空间、建成医学学研产融合平台的宏大规划,确立了现实条件下最为理想的两校区办学的完美格局,成为青岛滨海学院办学史上新的里程碑。
以上举措与进步,增强了学校办学实力,提升了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尤其是附属医院等项目的投用,已成为学校服务新区乃至青岛周边区域百姓的重要主体。五育并举、特色育人,全程贯穿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传承,更有对育人方法的探索创新。更重要的是,以上举措和成就,形成能效强劲的综合教育因素,全面促升了育人质量。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今年突破25700人,生源质量也逐年攀升;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参加国家、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6200余项,其中国家级3300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7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6项,荣获山东省综合素质大赛冠军1项、一等奖3项、创业标兵奖7项,2019年获评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生深造率、升学质量逐年提高,录取高校不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山东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生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稳居山东省本科高校前列。
总之,十三五的成就是巨大的,历程是辉煌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领域,相比十二五时期,在质、量两个维度都产生了巨大飞跃,使学校发挥出应有的大学功能,担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在此,我代表学校,对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全体校友及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
但是,作为教育事业的追梦者,努力无上限,奋斗无止境,这就需要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找出“十三五”的不足和短板,为新的启程规划目标,定准基调。
近些年来,和学校落实规划、扩大规模、提升内涵、跨越发展相对,出现了一些不和谐节奏,正在成为阻滞发展的元素。就动力而言,基本表现是原有的锐意创新意识锋芒不在,令行禁止的执行力不断弱化,学校发展大多得益于惯性而非内生动力;就成果而言,创新性办法和拿得出去的成果还不够多;就整体而言,各领域发展按部就班、有山无峰,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具备较大影响力的学科项目还没有完全形成。
原因何在?我想,从思想根源上存在以下几点:一是有些同志不了解、甚至不关心当前高教状况,较盲目地认为学校已经发展很好了,存在坐井观天的“夜郎自大思想”;有些同志认为学校已形成规模优势,现有制度、体系经实践证明可用、有效,而创新不仅费心费力,还前途未卜,不如按部就班、顺流而行,这是安逸求稳的守摊思想;还有些同志,貌似具有忧患意识,但只会低头走路,不会展望天空,只看到学校眼前压力,看不到压力下积蓄力量、即将奋起的前景,这是缺乏眼光和自信的悲观主义思想;还有部分同志,缺乏一定的集体和事业主体意识,认为学校很大,能人不少,存在学校发展不惟我的混日子、“大锅饭思想”。这些都是当前创新意识不足、执行能力弱化的思想根源,十分危险。
故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认清当前形势,提高政治站位。当前,就高教本身而言,在“双一流”、应用性大学建设为主导的新的高校发展体系下,中国高校千帆竞发。作为年轻本科院校和资历较老的民办本科院校,我们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也就是说,学校正处在发展关键期,上一个台阶,学校发展将顺风顺水,否则,就可能功亏一篑。同时,我们处在一个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作为教育追梦者,滨海早已抱定“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宗旨。这正是“我辈初心担大任,天将降我于大任”,我们生逢时代,重任在肩,决不能做民族复兴大业的懦夫和逃兵。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当前形势,紧跟党的领导,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忠诚和努力干好滨海事业,为助推民族复兴尽心竭力做出应有贡献,我们责无旁贷。
二要加强思想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对担负使命的中国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学校办学格局确定,是学校全面提升内涵、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分水岭和标志。实现高质量发展,务必加强思想建设,主要任务是消除当前不利思想,继续内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滨海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思想,开拓创新求发展。新阶段、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顺势而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就学校而言,新发展理念包括:以回归“改革创新”涵养学校发展动力,以加强“双线激励”提升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以“双向沟通”促进“管理”与“成长”和谐,以“包容、开放”提升学校发展的内外动力,以“滨海事业我尽力、学校发展我受益”的共同奋进、成果共享思维提升主人翁意识,激发主体活力。
三要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自信。我们的校歌有这样一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将勇往直前。”这既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认知,也是我们始终秉持的发展理念。当前阶段落实这一理念,就需要在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前提下,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消除不利发展因素,创新高质量发展体系。
今年,我们新增了院部绩效考核项目,扩展了考核、激励覆盖面,分类细化了考核标准,这绝不是一拍脑门的临时起意,更不是扯大旗,搞形式,而是回归创新的新起步和解决问题的新尝试。今后,我们将牵住人才战略这一牛鼻子作为创新发展的改革基点,全面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系列教改精神,做到大力改革“破五唯”,制度创新激活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入推进系统化改革,理顺岗位、责任、贡献、待遇、能力、资历、资质、荣誉等人才成长和潜力挖掘诸因素的关系,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是教师博士化工程)、使用、团队组建、协同攻关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包容人才,激发人才活力,挖掘人才潜力,唤醒人才成长动力,提升人才工作效率,建设一批有带动力、影响力的龙头团队,形成引领性、发展性、培育性三级团队并举的人才梯队,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继而,以事业造就成长环境,创设发展前景,增强全体师生对学校和个人发展的信心,形成人才与高质量发展互促互进、良性循环格局。
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亲爱的校友、同学们: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在交织着光荣与梦想的办学道路上,青岛滨海学院已经走过了29年。29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资源,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我们还为十四五发展规划了蓝图:
经过5年建设,在校生规模控制在25000人左右,本科生占比98%,培养硕士研究生力争达到500人;引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带头人5名,博士不低于100人,培养硕士生导师不低于30人;力争培育专业硕士学位点3-4个,本科专业达到50个;打造1-2个学科高峰,建成2个国家级一流(特色)专业。
此外,就重点建设的医学学科,我们将在专业、医院和社会服务三个层面做好以下工作:下半年,争取增设1-2个新专业,并为申报临床医学专业积极准备。全力完成附属医院开诊时预定的“三年三甲”目标,2023年通过“三甲”资质评审。同时,创新开启医学院与西海岸社区的“科普预防结对子”工作,做到致力预防、长期科普,学生划区包片、永续接力。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式的同时,切实践行办医育人,造福一方的初心使命!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之上有晴空。” 志存高远须努力,山高水长百战多。
各位来宾、校友,老师、同学们,任何有担当的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站在建校29周年新起点,我们清楚事业前路的竞争挑战,也感受到事业阳光的明亮与温暖。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形势、解放思想,从自身做起,高瞻远瞩、冷静应对,总结十三五经验,开好十四五新局,以锐意改革的精神,务实创新的举措,通过一年的努力,补足短板,用好优势,把学校建成“办学条件优越,育人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郁,综合实力省内领先的高水平应用大学,以优异成绩迎接建校30周年!
谢谢大家!
2021年10月12日